随着塔吊缓缓吊装好9号楼最后一块顶板,通州区马驹桥物流B东地块公租房项目顺利实现结构封顶。这是北京市首个“住宅产业化”超六成的工程项目,该工程由北京建工六建集团承建,是目前北京在建最大采用预制构件结构的绿色建筑项目。整个工程的叠合板、楼梯、空调板、阳台板和部分内外墙,约60%的零部件实现产业化预制。同时每块构件中植入了电子芯片,可以动态查询每个构件的加工电子芯片,技术先进、质量可控、生产周期短、绿色环保。马驹桥公租房工程采用“住宅产业化”方式建造房屋,预制构件在工厂中均采用严格的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能有效提升建筑的品质。
由于减少了施工现场的钢筋绑扎、模板支护、混凝土浇筑等环节,相应减少了现场施工的安全隐患;工地的沙尘、渣土分别减少38%与46%,更符合绿色工地节能环保的要求。
无粉尘、噪音、污水污染,墙面、地板、楼梯提前在工厂做好,马驹桥公租房项目采用“工厂化造房”、“搭积木”式的建筑模式,在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等都有很好的前景。
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大约每使用3平方米的预制复合楼板,就可以少砍伐一棵树,现在每年大约使用1000万平方米,就少砍了大约300多万棵树,相当于6个奥林匹克公园的树木。
同时,与传统施工工艺项目相比,预制结构建筑施工质量好、效率高、成本低。预制构件建筑精度可以达到1至2毫米,比国家建筑行业的标准精度8至10毫米误差小,建筑的质量就大大提高了。实现了让低收入者,居者有其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