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名为“柴静”的记者发布了一篇名叫《穹顶之下》的雾霾新闻调查,成功在两会前夕引领了治霾这一热点话题,第一任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就曾经谈到:“不惩治腐败要亡党亡国,不消除环境污染,不保护好生态环境,也要亡党亡国。”我们在感动、呼吁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了解雾霾的危害,形成的原因,解决路径等问题,绿色建筑不仅仅是我们建筑从业者的责任,更是全民的责任,今天,我们都是柴静,今天,我们都关注绿色建筑。
建筑节能是世界各国都需解决的一个迫切问题,而发展绿色建筑是解决我国建筑节能减排的主要出路。
社会主要能耗主要是由工业、交通、建筑组成的,其主要能耗物是煤和油。建筑能耗是指建筑物使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例如用于空调、采暖、照明、热水供应、电气、炊事等方面的能耗。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能耗,以及建筑材料生产能耗属于工业能耗。 我国的建筑能耗总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年的27.45% ,而且这种增速越来越快;美国的建筑能耗在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了34%。
建筑能耗过程就是一个排放过程,也是雾霾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所以国家这几年一直在强调建筑节能,发展绿色建筑。但绿色集成建筑行业在我国的落地生根是那样的艰难,是那样的曲折,市场始终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不少想创新发展绿色建筑的行业企业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是因为绿色建筑不够好吗?是绿色建筑市场容量不够大吗?还是我国没有相关的建筑节能政策?这些都不是,我觉得我能从柴静的记录片中找到共鸣,找到答案。
1、“你有这个义务,没有这个权力”。这是片中一个老板对环保执法部门人员赤裸裸的一句话,虽然很刺痛人心,但确是残酷的现实。同样面对我国的建筑节能减排,有多少是建筑市场行业管理部门说了算?就是这些部门说了算,有多少能真正执行下去。
2、“全面造假,诚信缺失”,片中的某个行业专家对此血淋淋的描述,汽车排放国Ⅰ、国Ⅱ标准,被贴成国Ⅳ的排放标准,并颁发了环保标志和排放合格证书。“可能被贴错了”这是多大的国际玩笑!!社会诚信的缺失将是社会发展最大的成本。同样,面对建筑行业,难道就不存在这种情况吗?我觉得这里面最可怜的人就是广大购房者,就像片中的司机一样,自己花真金白银买来合格的产品,却是污染排放严重超标放国Ⅰ、国Ⅱ车。
3、“行业标准都是行业内的编制出来的”,其实行业标准的编制过程中,就是行业利益博弈过程。这个博弈过程往往是部分牺牲创新发展的过程。同样在建筑建材行业,如果行业大部分的企业都是从事落后产能、落后技术产品,我们可以想象他们行业内所编出来的标准是什么样的水平。况且就算有高的标准,诚信缺失,也往往让行业创新发展动力荡然无存。创新成本太高,抄袭造假的成本太低,这是行业不能实现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4、国家行业垄断企业不作为,虚胖,是行业发展的主要障碍。记录片中的中石油就是这样。不少人往往会拿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问题作为挡箭牌。但笔者认为行业的垄断往往是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因为它在遏制行业的创新发展,在背离历史向前发展的潮流。建筑行业中的大鳄,如钢铁、水泥等已经到了你无法撼动的境界了,这些都是传统建筑所需基础原材料,绿色建筑的转型发展谈何容易,还好建筑行业没有石油行业动不动把“断供”抬出来吓你那么可怕。
5、“行业发展交给市场,让市场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纪录片中在不断强调此观点。这同样适用于建筑行业。国外绿色建筑发展,特别是在德国、丹麦、日本等发达国家,绿色建筑技术体系已经很成熟,但看看行业现状,有多少技术能引进来,有多少技术引进来后能落地生根,有多少好的国外建筑建材企业不敢把好的建筑技术引到我国。
作为一个专注于绿色建筑发展的行业中人,看到如此现状,很是揪心、痛心和焦心。但习大大指出“要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习大大的重要讲话,让我们看到了执行的力度,让我们看到了建筑节能减排的希望,重燃我国绿色建筑发展之梦,这也是我们应该着重绿色建筑发展的原因。
而抗击雾霾,绿色建筑要怎么做?
一、绿色施工
施工过程中,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四节一环保")。绿色施工并不仅仅是指在工程施工中实施封闭施工,没有尘土飞扬,没有噪声扰民,在工地四周栽花、种草,实施定时洒水等这些内容,它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如生态与环境保护、资源与能源利用、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等内容。
二、立体绿化
利用屋顶和墙体,做好立体绿化。植物和水是吸附PM2.5的最佳利器,而这正是大多数城市中心区所缺少的。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要想拥有更多的绿色,立体绿化就是最好的解决之道。比如楼顶可以进行屋顶绿化,形成空中花园、草坪等。
三、净化新风系统
新风净化系统是由风机、进风口、排风口及各种管道和接头组成。安装在吊顶内的风机通过管道与一系列的排风口相连,风机启动,室内受污染的空气经排风口及风 机排往室外,使室内形成负压,室外新鲜空气便经安装在窗框上方(窗框与墙体之间)的进风口进入室内,在送风的同时对室内的空气进行新风过滤、灭毒、杀菌、 增氧、预热(冬天)。排风经过主机时与新风进行热回收交换,回收大部分能量通过新风送回室内。以达到室内空气净化的目的。从而使室内人员可呼吸到高品质的新鲜空气。
家庭新风系统工作原理
四、环保材料
我国目前盛行玻璃幕墙,其实这是一个最大的能耗误区。玻璃幕墙具有散射的效果,会使空气中的悬浮物散射开来,使悬浮物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雾霾。如果变成实墙的话,那副作用就会小很多了。而环保壁材,主要成分位硅藻土。产生负离子、生态共层材料,这些材料既能起到装饰室内环境的作用,又能起到净化室内的空气。
当人们越来越关注空气质量的同时,市场上专门针对PM2.5设计的住宅也在逐渐增多。。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活质量,如温度、湿度、空气质量时,绿色建筑的推广将成为顺水推舟的事,且国家新的“五年规划”对绿色建筑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鼓励多做绿色科技住宅。这也将会是以后房地产开发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五、培养绿色建筑专项人才
近年来,随着全球低碳节能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绿色建筑发展的政策,绿色建筑产业也开始进入快车道。然而,当前科技创新和适用人才的不足,与绿色建筑的快速发展存在着不小差距。
我国绿色建筑人才培养可借鉴国外经验。在美国,很多技术学校大量培养比如太阳能光伏及检测等基本技能的人才,这有助于大面积培养、推广专业技能人才。我国绿色建筑人才培养有两个重要方向,一是要大面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或技工,二是要培养一批精通绿色建筑设计与建造国际化专家型的国际精英人才。建立完善的专业、前沿的绿色建筑教育体系,加大对绿色建筑共性关键问题的自主研发和创新,对绿色建筑产业群进行协同、创新、整合,是促进绿色建筑产业继续进步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解决雾霾是需要一个过程,根本不是一两天的事,而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治理环境,告别雾霾,任重而道远。发展绿色建筑,培养绿色建筑专业人才,迫在眉睫,
不管怎样,碧水蓝天,我们一定要实现。
相关关键词:
雾霾防治;绿色建筑设计;绿色节能;绿色建筑资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施工;绿色建筑运营;可持续建筑;节能建筑;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环境保护;降低污染;绿色住宅;生态住宅;生态建筑;绿色施工;绿色设计;绿色运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