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雾霾天气的加剧,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中国人开始关注自然环境,对绿色建筑的热情也与日俱增。2013年1月,国务院转发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通知(国办发[2013]1号文件),标志着绿色建筑在国家战略层面得以高度重视,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进入了崭新时代。绿色建筑浪潮来临,广大从事工程建设的项目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也亟待更新。
一、绿色建筑的发展
绿色建筑是指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不同于传统建筑,绿色建筑强调在不降低舒适度的同时,关注节约资源。在这个目标之下,不断涌现出建筑节能技术、节水技术、节地技术和节材技术等(见图1)。
如此繁多的建筑新技术也带来了项目管理上的变革。与此同时,随着绿色建筑的推广,更多工程建设领域的新变化也不断涌现,比如:绿色软件的开发、绿色建筑评估认证、绿色建材的研发推广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等,也是传统的工程建设方式受到强大的冲击。
二、绿色建筑队项目管理人士的影响
1) 对设计人员的影响
我国传统的设计模式主要是由建筑、结构、水、暖、电气专业共同完成设计工作,其中建筑专业为主导,其他专业辅助完成。传统设计分成四个阶段:1、前期策划阶段;2、建筑方案设计阶段;3、扩初设计阶段;4、施工图设计阶段。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各专业之间互相有交叉(见图2)。
绿色建筑设计团队人员在原有人员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绿色建筑咨询顾问、绿色建筑专项计算厂家等(见图3)。 绿色建筑咨询顾问应当在最初向甲方介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时,也将绿色建设设计的工作流程向其进行介绍,根据现阶段设计图纸现状评估绿色建筑达标情况,找出相关影响因素和关键问题。协助项目负责人及时组件团队开展相应的设计工作并确定项目绿色建筑技术措施。最终形成绿色建筑设计成果应包括下列报告,如:节能模拟分析报告、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建筑噪声环境模拟分析、建筑热岛分析、建筑照明系统能耗分析、项目绿色建筑设计指导书、项目绿色技术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自评报告等。
2) 对业主的影响
业主是绿色建筑的利益相关方,也是项目投资决策者,需要分析绿色建筑的成本增量和效益增量,熟悉国内外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了解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和效果,对国家的绿色建筑相关政策和法规也需要了解。
3) 对施工单位的影响
施工单位要掌握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绿色建筑施工评价标准,形成新的绿色建筑施工体系,做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的全面落实(见表1)。
4) 对监理单位的影响
随着施工单位的绿化,监理单位也要具备相关绿色建筑的知识素养,才能做到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根据绿色建筑的特点,改变监理重点、过程控制以及相关措施,审核绿色施工方案。有效的监理措施和力度是保证绿色施工的重要保障。
三、绿色建筑管理人才的知识体系
在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绿色建筑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它涉及每个阶段中的所有参与方。绿色建筑管理人员应掌控相关知识体系(见图4)。 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5将于2015年1月1日正式执行,我国绿色建筑行业也将随着评价标准的更新而发生巨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