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云职工技能在线教育平台

中建重点科研成果——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绿色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及应用

日期:2021-02-03  |  作者:百高集团  |  来源:

截止2020年底

中建公司共有1项研发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7项研发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2项研发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获得授权专利53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

申报局科技进步奖9项,获奖7项,2项特等奖

今天跟随小编的步伐了解一下

这项国际先进成果

《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绿色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及应用》



研究背景


自十三五以来,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引领下,建筑行业也开始了供给侧改革,而传统建筑行业的环境污染大、技术含量不高、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需要通过新型建造方式来实现建筑行业转型,这也就是自2016年国家和各部委努力推行的建筑工业化,而装配式构件的生产是建筑工业化的重要一环。目前预制构件的生产里存在三个问题,第一是工业固废的利用率低,第二是水泥用量过高,第三是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一、课题介绍


通过对外墙模数的研究和外墙构件标准化的研究,最终建立自己的模具库,然后实现通用的组合模具设计。排产上,通过开发模拟软件进行仿真模拟,最终在不同函数中找到最优算法,通过模具和排产实现高效生产。



绿色材料方面,开发新的整套湿磨工艺,大幅提高固废掺量。同时研究热损伤原理,通过二级水化进行热损伤自修复。高性能混凝土,是通过开发高分子共聚物来将固废纳米化,然后利用水泥和纳米固废的耦合反应实现混凝土的超早强。


二、技术创效


本课题已于2020年10月28日在湖北省技术交易所进行了成果鉴定,经讨论,专家一直认为,本课题“整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构件的超早强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本课题也荣获中建三局2020年科技进步二等奖。



大掺量固废的实现方式,是通过开发新型的多段湿磨工艺,使用聚羧酸减水剂作为研磨介质,采用物理和化学双重破碎的方式,成功实现了固废微米化。成功实现了预制构件大掺量。



超早强混凝土的研制,也是成果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采用上述的研磨工艺,将锂渣进一步纳米化,其活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课题组通过晶核诱导实现了混凝土的超早强。



多级水化的成果,是通过微米粉煤灰和普通粉煤灰的复掺,在保证了早期强度的同时使普通粉煤灰在蒸养形成微裂纹以后可以产生水化产物填补这些微裂纹。成功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渗和抗腐蚀能力。



高效生产方面,通过研究预制外墙类型及尺寸规格分布规律,形成标准模具库,实现通用模具设计,使得模具周转率提高2倍以上,预制成本降低50%。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分别对工厂数据和实际生产数据进行大量的收集和整理,基于核心算法的软件,降低人工成本50%,提高产能约30%。


(编辑:奚雅青)


考试日历

微信公众号

手机扫码听课

知己测评

人社部推荐优质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平台

咨询电话:010-6832482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1670 京ICP备19020478号

版权所有©2022-2024 北京百高数据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jzr8.com)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68315846 举报/反馈/投诉邮箱:feedbak@mybaigao.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9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