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全景
苏州市相城区苏地2016-WG-26号地块海玥名都二期,现场观摩了工程质量安全标准化的做法。该项目由上海建工房产投资开发、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总承包。共有超300名业内人士到场观摩。
观摩会现场
项目简介
项目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紧邻已经运营的地铁4号线,占地面积11.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秉承了“智慧住宅、绿色优建”的设计施工理念,实现了项目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作为沪外标杆项目,该项目又有啥值得期待的亮点呢?请大家跟随工地君的脚步一探究竟。
工程亮点展示
该项目全程运用了上海建工二建集团优建体系,采用全钢爬架、全现浇外墙、高精度铝模板、装配式技术、楼层截水系统、跳仓法、免抹灰工艺、信息化建造等技术,楼层内所有工序一次成型、成优。
全钢爬架与穿插施工
全钢爬架相比传统悬挑脚手架,具有自重轻、标准化程度高、架体稳固性好等优势。爬架跟随楼层结构进度爬升,主体封顶外墙穿插施工任务完成后空中解体。项目选用16.9米高度的架体,覆盖五个施工楼层面,为外墙、室内装修穿插提供必要条件。例如,第N层:结构施工,包括墙柱钢筋、预制构件安装、水电预埋、铝模安装、混凝土浇筑;第N-1层:铝模板拆除,场地清理,螺杆洞封堵,外墙结构验收,外墙防水腻子施工;第N-2层:楼层截水系统,外保温及腻子;放线等准备工作;第N-3层:快拆体系支撑拆除,外窗副框、栏杆安装;第N-4层:外墙涂料底涂和分缝,ALC内墙板安装,外立面装饰铝板;第N-5层:内墙薄抹灰。结构施工每7天一层,每楼层穿插施工时间为28天,可满足各道工序的施工必要时间,实现科学优化建造周期的总进度优建目标。
全现浇外墙技术
根据江苏省装配式建筑预制装配率计算细则,主体结构采用“现浇混凝土剪力墙+三板”形式。现浇部分采用高精度铝模板,与传统木模板相比具有成型质量好,门窗过梁一次成型,管线位置预留压槽,门窗洞口预留企口止水,平整度、垂直度、阴阳角等实测均可控制在4mm内等优势。预制构件工厂化生产,内墙采用ALC轻质内隔板,平直度可控制在5mm内,因而内墙抹灰厚度均控制在5-8mm内,可薄抹灰施工,实现了建筑工业化与环保优建的目标。
楼层截水系统
为确保全穿插施工,避免因雨水或施工用水对其它工序造成污染或,在N-2层顶板设置楼层截水系统。
外墙截水:成品U型截水槽沿外墙四周布置,槽口与结构接触面采用玻璃胶密封,拦截沿外墙留下的施工用水以及混凝土浇筑时产生的水泥浆等污染物。截水槽按1%放坡,最低点增加排水管,通过横向PVC管引流至集水点,通过楼层管道排出。
厨卫间排水:降板处地漏提前预埋套管并安装临时简易地漏,地漏下连通直径110mm的PVC排水管,将水引至下层断水区顶板面主排水管网中。
烟道、楼梯间、水电井洞口位置:对施工用水和雨水进行有组织的拦截和引流,实现楼层干湿分区,为楼层内二结构、装饰穿插施工提供必要条件。
跳仓法与后浇带预封闭技术
地下结构经专家评审,采用跳仓法技术,取消温度后浇带,将两道缝变为一道缝,跳仓间隔7到10天施工,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及浇筑质量,避免二次浇筑。
地库顶板采用后浇带预封闭技术,先行浇筑超前止水部分并间隔两米预留后浇带浇筑孔。待结构封顶、沉降稳定后采用高强度自密实细石混凝土进行填充后浇带。
本技术杜绝了后浇带长时间暴露于自然侵蚀环境和复杂的施工环境造成的渗漏风险,结合竖向穿插施工、爬架空中解体,为实现室外回土、总体绿化等水平穿插施工提前推进提供必要条件。
BIM信息化建造技术
项目采用BIM5D管理平台,将建筑、结构、水暖电等全专业的施工组织、进度、资源、成本等信息整合,管线碰撞综合,进度动态管理,物料实时跟踪,招采适当提前,确保合理穿插施工达到优建目的。现场采用可视化与智能定位技术,基于远程安全指挥系统,实时监控人员与设备状况,加强应急响应机制及队伍建设,为安全优建提供信息化支撑。
项目部运用上海建工二建集团优建体系,通过对核心技术的整合与创新,以施工工序穿插为主线、以总承包管理为先导、以专业化施工为支撑,形成实现质量优建、安全优建、绿色优建、智慧优建的目标。项目形成核心专利发明8项,作为2019年“新技术(新工艺)与管理创新成果现场观摩交流会”示范项目。海玥名都项目同时荣获“英国BREEAM绿色建筑认证”、“美国WELL健康认证”、“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三大重量级的绿色建筑认证。
(责任编辑:奚雅青)
考试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