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建集成建筑有限公司主持研发的《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箱式集成房屋仿真建造模拟技术》《模块化箱式集成房屋关键节点受力分析关键技术》科研成果顺利通过专家委员会鉴定,分别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领先水平。
此次评价会采用视频会议形式,由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结构师赵伯友、中国建筑业协会绿色建造与施工分会教授级高工于震平、贵州省建设工程质安总站总工程师谢雪梅、贵州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技术主管汪崇英、中铁五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主任陈玉发担任委员,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副主任李伟工主持会议。
据悉,中建集成建筑通过对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箱式集成房屋仿真建造模拟技术的系统研究,创新性地研究出了“四级八位”数字编码体系,通过对箱体类型、构件工艺类型及构件产品分类,实现了所有部品部件的数字编码,从而构建了一套有效的箱式集成房屋数字化表达方式,建立了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覆盖齐全的三维信息模型产品库,该模型具备了箱体快速建模、智能识别、一键出图、自动生单等功能,可以对生产、运输、安装及运维、商务等过程进行精细化技术管理,做到可视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实现数字化建造。
针对箱式集成房屋异形梁柱构件截面形式复杂、力学性能不明确的特点,中建集成建筑与中建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入开展了异形梁柱构件及节点实验、有限元分析研究,创建了构件极限承载力、刚度及破坏模型,首次提出无对称轴截面受力梁柱构件的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为结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创建的精细化仿真分析模型和简化仿真分析模型,实现了任意截面构件及任意组合箱体的精确仿真分析,为产品研发提供了先进方法。
评价委员会委员高度赞扬了中建集成建筑在集成房屋技术上做出的成果,这两项科研成果为箱式集成房屋标准化、定型化、产业化研究的推广和应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目前,该两项核心技术已取得软件著作权3项,发表核心论文7篇,申请专利6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并成功运用于济南华润箱式房办公区、北京首都体育馆等项目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应用前景广阔。
(责任编辑:奚雅青)
考试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