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云职工技能在线教育平台

四大板块最新成果!上海建工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案例展示

日期:2021-02-03  |  作者:百高集团  |  来源:

如果寻找这几年建筑行业的关键词,毫无疑问,一定是装配式建筑。


像造汽车一样流水线式造房子,像搭积木一样建房子,施工中不仅节能降耗、节约了人力成本,还减少了施工现场的环境、噪音污染。显而易见,基于这些优势,装配式建筑已然成为企业展示技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砝码。


趁着第三届雄安装配式建筑及绿色建材展览会火热开展之际,小编整合了国内龙头建筑企业——上海建工在装配式建筑领域多项最新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帮助大家开拓技术视野~


作为装配式建筑施工与技术的行业“引领者”,上海建工应邀参展,并组织旗下七家子集团携最新产品及核心技术集体亮相展会。带来了装配式建筑工程、装配式市政工程、3D打印技术和预制构件生产四大板块的创新科研成果,全方位展示了上海建工在装配式建筑领域的科研成果及雄厚实力。在展览会开幕式上,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卞家骏作为特邀嘉宾为展览会揭幕剪彩。



据悉,本届雄安装配式建筑及绿色建材展览会以“相约千秋之城 共建大美雄安”为主题,展览面积达2万平方米,来自国内外500多家品牌企业参展,规模为历届最大。据预测,未来雄安新区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将高达80%-90%,市场规模达万亿。本届展会将吸引来自国内外专业观众达到25000余人次。




旗下七家子公司的最新产品与核心技术



桥梁预制拼装施工工艺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拥有装配式桥梁施工领域多项发明专利,研发了低环境影响的工业化全预制桥梁快速化施工成套关键技术,与传统现浇方法相比,可缩短现场工期 50%以上,降低交通影响 60%以上,减少现场工人 80%以上,大大推进了桥梁工业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与信息化施工,有很高的社会和环境效益。


上海建工领导参观装配式建筑建造模型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着力打造装配式建筑产业技术体系,围绕体系研究、深化设计、建造技术、装备研发、协同管理开展研究实践,创新研发了装配式建筑测控一体化装备、基于BIM和物联网的精益建造可视化平台、基于VR的装配式建造虚拟仿真技术等关键技术,形成了成套的标准化专用施工工艺和工具,在行业内有较强的技术优势。10多年来承建装配式建筑项目50余个,累计创评国家级PC示范项目2个、上海市PC示范项目10个,承担政府课题17项,授权专利45项,参编行业和地方标准14个,获得各类科技进步奖21项,省部级工法5项,上海高转化项目认定3项、编制教材和专著3本。


顾村安置房项目


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掌握装配式建筑预制拼装的成套关键施工技术,拥有本领域20余项核心专利,主参编了多项上海市及企业级技术标准,形成了多项突破性施工工法,创立了行业标杆。目前在建装配式建筑工程30多个,建筑面积接近300万平方米。本次展会中展现的“顾村安置房项目”,包含预制剪力墙竖向全螺栓连接、工具式外挂架和工具式独立支撑体系、组合式铝合金模板、基于BIM和VR以及无人机航拍技术的全过程辅助智造工地等十多项创新装配式技术。


3D打印接待桌椅


上海建工机施集团展示了以数字化设计、打印材料、龙门打印装置、挤出打印装备、打印工艺为核心的3D打印技术,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施工技术及配套试验装备,以及市政工程高预制率拼装工艺、长距离弧形钢防撞墙工艺、预制挡土墙、防撞墙快速化安装工艺、附属设施新技术等引领建筑施工行业发展进步的多项创新成果。


综合管廊工程展台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综合管廊工程技术研究团队经过近20年深耕细作,承担了国内20多个省市的综合管廊工程规划与设计,总里程超过1000余公里,开创了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设计的技术体系,在国内首次以EPC总承包方式承担上海松江综合管廊建设项目。展出的倾斜无人机摄影系统,通过在无人机上搭载倾斜摄影测量相机,同时从五个方向采集影像,快速生成城市三维模型,绘制大比例尺地形图等,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嘉闵高架工程


上海建工基础集团在市政工程建设中,采用现浇立柱、盖梁快速化施工工艺和钢管桩免共振沉桩工艺,能实现地面空间利用率高、施工用地集约、对周边环境与交通影响小等目标,提高效率。


双向可扩展组合式长线台座预制构件生产线


上海建工材料公司积极响应城市建筑工业化发展战略,主要介绍了上海建工建筑构件产业化基地,该基地是首批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PC构件全流程生产技术,其中从德国引进的装配式PC双向可扩展智能生产线具有投资少、可扩展性强、智能化水平高、适应性强和能耗低的PC构件生产优势。另外展示了市政工程和透光混凝土等装饰工程其他各类预制构件的生产和工程案例。


展会期间,集团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办公室主任王美华在第三届雄安装配式建筑创新发展论坛上作了题为《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挑战及应对策略》的主题报告。



她分别从建筑工业化发展历程、工业化建造技术创新、建筑工业化存在问题、建筑工业化应对策略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从设计开发、加工制作、施工工艺与装备、信息化建造技术等详细介绍了上海建工集团在工业化建造的创新技术。通过细致分析建筑工业化存在的各类问题,提出了上海建工集团的应对策略,即:建立产业化基地、加大研发投入、推进科研攻坚、全面应用数字化技术、培育上海建工工业化建造中坚力量等措施。并提出建筑工业化“质量高、效率高、成本低、劳动强度低”的发展方向,实现环境改善、资源节约的目标。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全产业链深耕装配式建筑


上海建工作为第一批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拥有房产开发、设计咨询、科技研发、施工安装、构件生产、运营维护于一体的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建造体系。


在国家建设雄安新区的大背景下,上海建工将进一步加强在装配式建筑领域的技术创新,紧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大市场需求,继续在生态园林、绿色环保等新兴业务上,重点发挥投资、勘察、设计、建造和运维等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优势,服务和推动雄安城市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未来之城贡献智慧和力量。


延伸阅读:


在本届展会中,上海建工旗下五建集团集中展示了企业在装配式建筑工程实践、精益建造管理平台、五建与雄安万科联合研发机构等方面新技术、新成果、新应用。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所展示的装配式建筑的系列经典工程案例,得到了现场众多业内专家和领导的广泛关注与认可。


这些经典工程案例包括:全国首个采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项目——上海地杰国际城B街坊项目(正创评2019年詹天佑奖),最早建成的全装配工艺项目东莞工业化实验楼、整体预制率最高的浦江镇128-3地块39号楼(预制率达75%)和上海市首例超100米的高预制率住宅建筑徐泾万科天空之城项目等(102.22米PC施工新高度)。


上海万科地杰国际城B街坊项目作为全国首批装配整体式剪力墙体系、全国首个采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住宅项目


东莞工业化实验楼——全装配工艺的首次尝试(2007)



浦江镇128-3地块39号楼——上海地区首个框架结构全装配建筑(2012)



徐泾万科天空之城项目——102.22米PC施工新高度(2017)


此外,五建集团还展出了融合“BIM+物联网”技术的精益建造可视化管理平台,以及实景化呈现五建施工现场建造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建造沙盘模型。


精益建造可视化管理平台为面向PC构件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的信息化管理工具,基于构件供应链管理理念,融合“BIM+物联网”技术,凝聚了五建集团多个PC项目管控的宝贵经验,可辅助政府、甲方和总包单位,实现工业化建筑建造全过程的高效精准管理。该平台已获评“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



精益建造可视化管理平台


装配式建筑建造沙盘模型,实景化呈现五建施工现场建造技术,包括标准化吊装施工工序、高精度自适应斜支撑系统应用、轻型外挂脚手装置等,进一步提升现场装备化和工业化水平。


装配式建筑建造沙盘模型



获评首批“2018年上海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作为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排头兵,五建集团凭借十多年的研发、探索、实践,从结构体系、节点连接,到深化设计、施工工艺,再到专用工装、信息技术,积累和沉淀了大量的技术基础和工程实践。五建集团已经从产业技术体系研发延伸拓展到了产业工人技能提升的层面,将装配式建筑技术和管理的标准融入一线工人的实际操作之中。去年,五建集团作为唯一一家施工总承包单位获评首批“2018年上海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五建集团以上海赛区“混凝土构件装配”第一名的佳绩代表上海参加了3月20日在北京举办的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三一杯”首届全国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职工组),并荣获首届全国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优胜单位奖;周纪东、赵中元、胡功胜3名装配工人荣获优胜选手称号。


临港重装备产业区H36-02地块项目


全国首例在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中采用黏滞阻尼器


在临港重装备产业区H36-02地块项目建设中,五建集团项目部多次试验,创新采用“预制框架+黏滞阻尼”结构体系,足足有78根黏滞阻尼器,提高了工业化水平、减少现场湿作业。


宣桥05-02地块钢结构高层示范住宅


前滩32-01地块钢结构装配式住宅


五建集团注重装配式建造前沿技术的研究,依托承建的宣桥05-02地块钢结构高层示范住宅和前滩32-01地块钢结构装配式住宅为平台,积极探索钢结构住宅全产业链一体化关键技术,彻底解决隔音、防火、渗漏等传统钢结构住宅质量问题,努力打造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的“高技派”。


合作攻关,成果喜人。为助力绿色智慧雄安新区建设,2017年6月,五建集团成立河北分公司,主动对接重大国家发展战略,在雄安新区扎根发展,一步一个脚印开拓河北区域市场,对五建全国化战略定位起到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同年10月,五建与雄安万科联合研发机构——雄安万科绿色发展研究中心,经雄安新区管委会批准正式成立。该中心是集科技创新、技术研发与工程检测为一体的研发平台。同日,万科与住建部、环保部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绿色、节能、环保课题研究。



去年8月,雄安万科与五建集团签订合作研发协议并联合成立“雄安万科——上海五建”雄安绿色建筑与绿色建造创新中心。



早在1999年,东莞万科建筑研究中心成立。五建集团就以东莞工业化实验楼建设起航,踏上了与万科集团共同探索建筑工业化的创新之路。



如今,作为万科集团“总包A级供应商”单位,五建集团与雄安万科以打造宜居生态的雄安特区为目标,共同围绕低碳建造技术、质量综合提效、产业工人技能等课题,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并通过对接新技术、新应用,让一系列高新技术成果落地,为雄安新区建筑产业化、绿色生态、环境健康等方面提供了技术储备。



(责任编辑:何雯丽)



考试日历

微信公众号

手机扫码听课

知己测评

人社部推荐优质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平台

咨询电话:010-6832482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1670 京ICP备19020478号

版权所有©2022-2024 北京百高数据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jzr8.com)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68315846 举报/反馈/投诉邮箱:feedbak@mybaigao.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9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