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青岛市城乡建设委抓全局、立标准、惠民生、补短板、促发展,各项工作均取得良好的成绩。 1-11月份,全市完成城乡建设投资1624亿元,建设行业完成地税收入221.69亿元,占全市地税总收入的38%。全年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5亿元,获得省级以上各类奖项240项。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城乡环境治理、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城乡面貌发生了新变化。同时,围绕建设“让本地人自豪、让外地人向往”的美丽青岛,市城乡建设委深入开展市政道路、绿化美化、城区河道、铁路两侧、建设工地等整治提升行动,各项整治初见成效。
城镇化建设走在前列
2017年,青岛市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成效显著,在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考核中位列前茅。围绕6项试点任务,青岛市出台了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快平度市、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镇等各类新生中小城市试点建设,推进小城镇建设工作。
发挥特色小镇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中的重要作用,将特色小镇建设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目前胶州市李哥庄镇、平度市南村镇2个镇获评国家特色小镇,城阳区棘洪滩动车小镇、即墨区蓝村跨境电商小镇、胶州市胶莱高端制造业小镇、平度市大泽山葡萄旅游古镇、莱西市店埠航空文化小镇等11个镇进入省级特色小镇创建行列。崂山智谷小镇、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清茶叶小镇、王台纺机小镇等10个镇进入市级特色小镇创建行列。
构建青岛建设标准
实施建设领域“标准化+”战略,在建筑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地铁施工等领域,加大质量安全、技术工艺、现场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设。推行和贯彻建筑施工“标准清单”制度,制定质量安全监管17个清单246条责任,评选出的134项样板工程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达1560项次,BIM技术应用率达到45%,绿色施工技术应用441项次,充分发挥样板工程的示范引领作用。创新建设领域施工工法1000余项,其中获得省级专利2项,省级以上工法379项,市级优秀工法309项,有213项工程申报了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立项。在海绵城市和地下管廊建设中,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建设、管理、评价标准体系,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建设领域的标准化体系,为青岛城乡建设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奠定坚实的基础。
打造棚改“青岛模式”
去年青岛市启动棚户区改造50677套(户),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同时主城区棚户区改造腾空土地优先用于停车场、绿地等民生配套设施建设。修订《青岛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进一步维护了被征收居民的合法权益,为棚户区改造工作顺利推进提供政策保障。实施精准扶贫,完成1050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对17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改造范围并提前完成改造。改造老旧住宅小区项目285个,惠及居民12.3万户。出台了加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保暖工程项目管理政策文件,完成节能保暖改造339万平方米、惠及居民4.3万户。在山东省率先出台老楼加装电梯奖补资金管理办法,7个项目进入实质操作阶段。
城市功能日益提升
城市路网持续完善。东部城区主干线深圳路全线竣工通车,全市去年共完成37条续建、新建、改建城市道路,打通劲松八路等16条未贯通道路,完成95条重点道路及胶宁高架等24座重点桥梁整治提升,新建、改建12处港湾式车站。全市建成公共停车泊车位10045个,完成市级智能停车一体化平台开发,“宜行青岛”停车APP上线运行,接入车位约8.3万个,接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2100处。
公用服务设施更加完备。加快推进全市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等9个升级改造项目。城乡环卫一体化收运处理体系更加完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以上。出台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意见,统筹推进燃气供热向区市延伸。新建燃气管网201公里,新增燃气用户近9万户,新增集中供热面积429万平方米,均提前超额完成建设任务。
重点建设精益求精
33个市级重点公共服务项目全年保持加速推进的良好态势。全国高校单体面积最大的图书馆——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图书馆竣工;青岛中学幼儿园部、九年一贯制部、高中部建设完成;市优抚医院、市儿童福利院等项目年内建设完工;24届省运会新建6个场馆等项目年内基本完工。新开工建设配套学校3所,竣工交付配套学校幼儿园4所,一批教育、医疗、体育项目的建成进一步增强了城市公共服务能力。累计完成414.11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超额完成国家下达改造任务,顺利通过国家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示范城市验收。
加大对新机场、海天中心等市级重点项目的监督管理与跟进服务;大力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五个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重点对地铁2号线、11号线等6条在建轨道交通项目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监管,其中3号线获国家土木工程最高荣誉詹天佑奖。
城乡环境更加宜居
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国家“双试点”建设初见成效。全市累计完成海绵城市建设60平方公里,地下综合管廊30公里。 14处黑臭水体治理全部完工,转入河道整治常态机制。
城市绿量不断增加。新改建绿地458公顷,新建道路绿篱11.2万延长米;山头绿化13处,整治裸露土地面积300公顷。高标准完成第十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园林博览会“青岛园”建设项目。2017年榉林山绿化提升整治工程等37个项目获省级示范称号。
建设工地环境不断优化。在建筑、市政、拆除项目中全面实施扬尘在线监测,全市800余个施工现场安装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实现数字化、实时化监管。在市区全面推广使用预拌砂浆,全市城市禁现率60%以上,市内三区基本上实现了城市“禁现”全覆盖。
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 2017年1-11月份,青岛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233.8亿元,开发建设指标稳定增长,成为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强劲动力。出台了保持和促进青岛市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相关政策,坚决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
建筑业转型升级加快。 2017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580亿元,同比增长12%以上。扶持本地建筑企业做大做强,7家企业晋升建筑业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实施“一带一路”外向发展战略,已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带动150多家中小企业“走出去”发展,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突破45亿美元。建筑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获批全国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开工建设装配式建筑310万平方米。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开工建设8.69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改造220万平方米。新增绿色建筑865万平方米,其中23个项目136万平方米获得星级标识。 4项工程获评2017年度全国“鲁班奖”、12项工程获得“国优奖”,获奖总数量位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责编:时文青)
考试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