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云职工技能在线教育平台

怎样做好装配式建筑的安全监管工作?

日期:2021-02-03  |  作者:百高集团  |  来源: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管理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五个环节:制作、运输、入场、存储及吊装。下面具体探讨这五个环节的安全隐患和应采取的安全监管措施。


(1)预制构件工厂生产监管


一般来说,预制构件工厂安全管理较为容易,只要将工厂生产流程控制好、监管好,安全风险概率就会大大减小。


预制构件生产示意图


(2) 运输环节监管


由于预制构件都较重,一些大型预制构件重量都在3 ~4t以上,因此运输环节存在一定风险。


运输环节应重点监督车辆超载、行驶车速、急转急停、构件摆放和保护等措施,必须制定合理的运输方案,提高安全风险系数。


(3)预制构件入场监管


预制构件入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构件进场顺序,应合理设计进场顺序,减少装卸,减少堆放,直接吊装,形成流水作业,缩短工期;二是从运输车辆上吊运堆放。只要设计好进场方案,进行合理吊运,安全风险并不高。


(4) 预制构件存储堆放监管


预制构件存储是装配式建筑的重要安全风险点。


由于预制构件种类繁多,不同的预制构件需要不同的存储堆放方式,当然前提都是要求有一定承载力的硬质水平地面。比如叠合楼板需要水平堆放,堆放在一起的叠合楼板上下层之间要加入两个垫块,每层的垫块需要上下对齐,防止堆垛倾覆。同时码垛层数应由设计人员根据构件的承载力计算确定,一般不超过6层,墙板构件应竖直堆放,使用防止倾倒的专用存放架。


需要强化对预制构件存储堆放的监管和常识教育,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要求监理单位做好此项工作的监理,并根据情况进行抽查。


(5)预制构件吊装监管


预制构件吊装是装配式建筑的重要安全风险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监管:


1)设计合理的吊装方案,严格规范吊装程序。监理应对吊装方案进行审核,并抽查施工现场吊装情况。


2)通过制度设计,严控有关机械设备、吊具等的安全性。


①对于吊装用的机械和设备,应规范施工组织设计中相关机械和设备的描述,并要求附计算说明书。


②要求吊装塔式起重机司机和信号工有一定经验,并参加相关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才能上岗。


③机械和设备需规定专人定期检查和维护。例如预制构件吊具,需要安全员或信号员每日开始工作前对吊具进行检查。


④应通过行业协会等出台推荐做法,利于施工单位正确选择吊具和相关设备。


⑤政府部门应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工地特别是新开工的工地进行安全专项检查,开始阶段就规范项目安全生产,对有问题的项目及设备进行专项整顿。


预制构件安装示意图


(编辑:奚雅青)


考试日历

微信公众号

手机扫码听课

知己测评

人社部推荐优质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平台

咨询电话:010-6832482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1670 京ICP备19020478号

版权所有©2022-2024 北京百高数据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jzr8.com)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68315846 举报/反馈/投诉邮箱:feedbak@mybaigao.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9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