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云职工技能在线教育平台

装配式新项目 |合肥滨湖新区滨湖沁园及便民服务中心

日期:2021-02-03  |  作者:百高集团  |  来源:


项目概况


工程名称:合肥滨湖新区滨湖沁园及便民服务中心项目(A地块)

建设地点:项目位于合肥市滨湖新区扬子江路与天津路交口东南角

设计单位: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装配式建筑研究院

建设单位:合肥市滨湖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荣获奖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示范工程


本项目地上总建筑面积191456.22㎡,包含A1-A15号楼15个单体,均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进行设计,装配式地上建筑面积为191456.22㎡。抗震设防标准为标准设防类,安全等级为二级,设防烈度为7度(0.1g),单体具体信息如下表所示。



装配式相关


本项目是较早的地上住宅全部采用装配式方式建造的建筑项目,项目具有预制构件种类多、装配率高的特点。在装配式设计上,不仅要明确项目当地的装配式政策,还要深入了解区域建筑设计的习惯做法;构件深化对设计团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还要充分结合施工方、构件厂对构件生产及现场装配提出的要求;作为EPC项目,我们安排了驻场服务,在项目顺利对接的同时,团队能力也得到了培养;针对本项目的装配式相关的情况给大家做个分享。


1装配式政策要求


根据2016年合肥当地政策,地上住宅全部采用装配式方式建造,单体预制率需满足50%。预制率的计算不同于现行《装配式评价标准》的计算方式,基本上是基于预制混凝土量的统计,根据目前的评价标准体系推算,装配率评价得分为76分,达到AA级装配式建筑。基于上述预制率的要求,本工程预制部分构件种类几乎包含了预制构件的所有种类,采用了预制三明治外墙、PCF外墙板、预制内墙、叠合楼板、预制阳台(梁板式)、预制空调板、预制楼梯、预制梁(楼梯间隔墙托梁)等构件。


2标准化设计


由于项目是在二次施工图阶段介入,对于装配式项目来说错失了在方案阶段进行模块化、标准化户型设计的先机,设计团队把重点放在预制构件、节点设计的标准化上。项目共15栋高层住宅楼,7种户型,针对每种构件制定相同的拆分原则,在模数尺寸的做到统一,在不同户型之间寻求相同尺寸构件;作为相同的装配式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体系,统一现浇节点设计;在预制构件深化层面达到设计的标准化。


3驻场服务


作为高预制率的装配式建筑项目,为了在项目前期与施工方及构件厂的顺利对接,我们安排了设计人员驻场服务,根据交流汇总的意见去深化构件图纸。在构件厂,根据构件生产工艺的要求及细度去优化及深化图纸,并根据不同产品参数要求去修改施工说明,一起去研究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实现标准化如预埋件尺寸对钢筋定位的影响,对部分窄框构件的临时加强支撑的设置问题等;在施工现场,驻场人员进行关键节点如转换层插筋的预埋定位、构件吊装、灌浆的工序等的管控,预制构件现场吊装的问题反馈等,例如PCF板支撑预埋件的设计等;项目的驻场服务,积累了丰富的装配式建筑现场经验,团队能力提高的同时,亦为后续项目的开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图|构件厂生产预制构件


图|预制构件装配现场


BIM技术的运用


本项目具有高预制率、预制构件空间相互穿插的特点,在吊装施工过程中几乎零返工,这和BIM技术的应用是离不开的。


项目开展的同期我们参与了十三五研发课题《基于BIM 的预制装配建筑体系应用技术》 ,项目作为示范工程进行PKPM-BIM平台设计软件研发及试用,REVIT做为效益对比软件同时进行了专业协同、模型创建、碰撞检测、构件施工图优化方面的应用。


在合肥沁园项目中,BIM最大的效益在预制构件碰撞检查、机电条件的预留预埋上。项目中存在三维预制构件及构件相互穿插的情况,在预制构件间通过预拼装的施工模拟,碰撞点一一查找,避免了预制构件间钢筋的碰撞、外叶板之间的碰撞、挑梁构件处外叶板的处理、竖向构件与水平构件的碰撞问题;针对预制构件深化设计,对预留预埋进行碰撞检测,在三维空间内预埋件进行合理避让;线盒、线槽、手操孔合理留置;把三维预制构件模型作为交底技术资料,对构件厂人员、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正如上述提到,对于装配式项目的BIM应用最大的益处在于预制构件的优化设计和机电条件的预埋上,从作为十三五课题的示范工程的应用效益来看,根据装配式建筑具有低容错性、高精度性的特点,BIM技术的应用应该是全产业链的、全过程的才能促使各专业(建筑、结构、设备、电气、装修等)、各阶段(设计、生产、施工装配、后期维护等)的一体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装配式建筑的高效、低成本的特点。



revit模型及施工现场


项目心得总结


01装配式项目具有政策及技术双层导向性特点,项目实施要根据地方政策特点选取合理的技术体系;各地装配式技术水平不均衡、政策要求不统一,装配式项目因地而异。特别是外地项目,实施难度大。


02积极推进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应从方案源头抓起,后期介入,标准化设计制约条件多。装配式建筑方案阶段的标准化难度大,积极探寻现有条件下的构件标准化,少规格多组合、标准化的预留预埋等。


03在构件设计阶段应提前充分考虑工厂生产及现场吊装施工因素,把问题前置,通过项目积累、考察构件厂、现场巡场做到装配式建筑实施全过程的了解。


04装配式建筑实施应结合BIM技术的应用,提高预制构件施工图效率及精细化程度;效率的提升依赖现有设计软件功能的提升,精细化的程度仅靠人工的复核很难提高,借助BIM技术事半功倍,减少后服工作量,整体效益明显。


(编辑:奚雅青)


考试日历

微信公众号

手机扫码听课

知己测评

人社部推荐优质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平台

咨询电话:010-6832482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1670 京ICP备19020478号

版权所有©2022-2024 北京百高数据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jzr8.com)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10-68315846 举报/反馈/投诉邮箱:feedbak@mybaigao.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9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