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逐渐处于平稳可控阶段,各地复工潮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2月25日,据国家发改委秘书长丛亮介绍,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逐步提高,其中浙江复工率超过90%,江苏、山东、福建、辽宁、广东、江西超过70%。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的抗疫大战中,随着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先后拔地而起,让市场充分认识到装配式建筑的效率与优势。随着疫情逐步缓解、市场信心回暖,装配式建筑有望迎来高速增长契机。
业内人士认为,疫情将倒逼城市居民更加注重产品及建造过程的绿色、健康,对于房屋的绿色健康属性需求将上升,并长远地影响消费习惯。
在本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由于采用装配式的新型建筑方式建造,在数千万网友担任“云监工”的情况下,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仅用了10天的时间,先后拔地而起,凭借着效率高、成本低、污染少等优势,被称为绿色建筑典范。
装配式建筑“又好又快又经济”
说起装配式建筑的优势,业内人士表示,“混凝土预制构件产品首先是质量可控,外观表面平整度偏差小,预制成品的混凝土强度可达C40,有利于改善传统现浇结构混凝土质量的不稳定性;其次是工期可控,预制构件采用工厂化生产,现场安装采用机械吊装,安全便捷,还能大幅减少劳动力使用,项目工期能够不受自然天气等因素的影响;第三是节能环保,项目主体大部分预制化,大量的水泥、沙石等粉尘类建筑材料不用进入工地,施工中对周边的城市环境影响很小。”
而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是装配率极高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形式,涵盖了结构、围护、内装和设备管线等系统的部品部件,在工厂预制完成,集成模块运输到工地进行装配连接最终形成完整的建筑。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具有标准化程度高、集成性高等优点,可以极大地压缩整个建造周期。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优势
1、标准化
标准化是模块化建造的基础。模块的几何尺寸、连接方式、模块的组合形式、内部的部品部件、设备设施等的标准化,是实现快速高质量建造的基础保障。
2、模块化
所有的功能空间均由标准化程度极高的模块组合而成,充分体现了标准化、集成化带来的速度优势,满足了应急医疗设施建设的需求。
3、工业化
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建设,设计师充分利用现有的模块产品尺寸。在现场处理地坪的同时,模块在工厂内同步生产,工厂的环境及室内的施工条件将确保其质量更易控制及改善,减少缺陷,产品的可靠性提高,同时还有较高的生产效率。
4、装配化
现场的施工周期非常短,除了地坪平整、基础处理等湿作业外,现场其他的部分,如设备管线安装、门窗安装、室内设施安装等等完全是干法施工,各工种交叉作业,与传统建造方式相比,节约时间的同时,还减少施工和装修垃圾约70%。
在疫情严重的期间,以“火神山”、“雷神山”为代表的大批应急防疫设施医院的快速搭建使得市场充分认识到了装配式建筑“机械化程度高、建造速度快、用工数量少、产品质量好”的巨大优势。
2月8日,国家卫健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编制印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救治设施设计导则(试行)》,鼓励应急救治设施优先考虑装配式建筑。而在疫情发生之前,全国各地早以相继出台了装配式建筑扶持政策和补贴标准,确定了全国和各省市装配式示范基地和项目,把装配式建筑的任务目标明确到县市,从顶层设计到地方细则,让政策帮助装配式建筑“生根发芽”。
可以预见,作为我国建筑业转型升级重要方向的装配式建筑,将在疫情结束后在加快项目建设、保障项目顺利运行的关键时期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编辑:奚雅青)
考试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