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发展,BIM应用领域越来越多,包括铁路、桥梁和医院等。将BIM运用于医院工程造价管理中拥有较高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的这几个方面。
1.提高工程计算效率。
BIM可以通过建立关联数据库随时提取工程量,减少重复劳动,避免人为不确定性,提高工程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BIM遵循面向对象的参数化建模方法。利用模型的参数化特性,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筛选构件工程信息所需的条件,利用软件统计功能完成相关构件的工程量统计。
随着项目的进展和项目参与方信息的增加,建筑的初始功能需求会发生变化,需求会有所调整和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工程变更。BIM模型计算可以实时生成工程量,大大减少了变更计算的响应时间,提高了工程计算的效率。特别是在医院工程结算中,可以加快结算工作。
2.提高项目定价的准确性
BIM模型具有可视性的特点,使得计价核算检查工作方便可行。由于BIM具有三维空间设计、漫游功能、不同属性构件表达形式多样化等特点,使得成本审核的过程变得更加直观,便于发现多余不合理的构件和缺失必要的构件,剔除多余不合理的构件,增加必要的构件,降低漏项、漏项、重项的风险,增加项目定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BIM的参数化特性使建筑模型高度链接,能够根据设计变更自动更新相关数据,同时保持原有要素之间的关系,为项目变更提供便利,避免因项目变更及相关内容更新不及时或不完整造成工程造价的重复或遗漏。此外,当项目的设计方案发生变化时,可以降低重复定价的成本。
3.在运维阶段有效控制项目成本
BIM在医院工程造价管理中功能是什么?BIM技术可以实现工程造价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运营维护阶段的管理和垃圾处理阶段的造价管理,拓宽了造价管理的领域。在运维阶段,通过BIM技术对设备进行监测预警,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损失进一步增加,控制维修成本;方便查找损坏位置,准确确定维修范围。
通过BIM整合信息的能力,为分析建筑材料特性与医院特殊环境的匹配程度提供数据,科学选择更新材料,合理确定材料价格;通过BIM的可视化模型,根据提供的丰富信息,对维修方案进行充分论证,方案制定过程公开透明,保证了开发的维修方案更加科学,维修成本更加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