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是指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公布的用人单位(指使用各类技能劳动者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培训评价组织(指以人才评价服务为主要工作职责的企业、事业单位或非企业单位等社会组织),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或评价规范对未列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经备案认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1版)》第三、四、五、六大类收录的技能类职业(工种)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水平进行考核评价的活动,是技能人才评价的重要方式。
职业技能等级一般分为初级工(五级)、中级工(四级)、高级工(三级)、技师(二级)和高级技师(一级)五个级别。
二、认定方式
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分为理论知识考试、技能考核两部分。
理论知识考试以机考等方式为主,主要考核从业人员从事本职业应掌握的基本要求和相关知识要求。
技能考核主要采用现场操作、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主要考核从业人员从事本职业应具备的技能水平。
理论知识考试、技能考核均实行百分制,单项成绩皆达 60 分(含)以上者为合格。
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效用?
1.国家认可:证书效用等同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且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享受同等待遇。
2.纳入人才库:对经认定、取得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且证书信息可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全国联网查询系统上查询的人员,纳入人才统计范围。
3.人才落户:对经认定、取得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人员可享受人才落户方面的政策。
4.享受国家相应补贴:对经认定、取得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人员按规定落实职业培训、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补贴等政策,兑现相应待遇。
5.参评申报高技能人才的准入门槛:对经认定、取得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人员可参评、申报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和高技能人才建设项目等。
6.境内外就业有效证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从业者从事相应职业(工种)的技能等级评价的凭证,并作为境内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是从业者就业上岗和用人单位招收录用人员及晋级的主要依据,在境内外通用。
7.学历技能缺一不可:把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结合起来,是职教20条的重要改革部署,也是重大创新。学历证书全面反映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在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中起着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作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毕业生、社会成员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反映职业生活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
四、发证主体是?
按照“谁评价、谁发证”原则,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发证主体为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
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包括两类:
一类是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可结合实际面向本单位职工自主开展。
二类是符合条件的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可根据市场和就业需要,面向全体劳动者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要坚持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原则,认定结果要经得起市场检验、为社会广泛认可。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及其直属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依规定履行好监管服务职能。规范用人单位和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评价活动的行为,既有事前的备案,又有事中“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制度的约束,还有事后的定期检查、专项督查,辅以信用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公众参与的综合监管体系。依托覆盖全省的职业技能鉴定监管服务平台,建立监管对象数据库、质量督导数据库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督促评价机构不断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程序,确保评价质量。